“用了这么多年微信,没想到撤回功能还能这么用……”但注意,这可不是什么微信使用秘籍,要是像他们这样用“撤回功能”,后果会很严重——日前,重庆九龙坡警方在山西将杨某、王某抓获,作为协助嫌疑人诈骗的外围人员,他们以这样“黑吃黑”的手法吞掉了9000元赃款。
今年4月,重庆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西彭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赖先生报警,称自己遭遇贷款诈骗,一共被骗走9000元。
经了解,赖先生平时做一些工程生意,因需要资金周转,在某一次接到贷款电话后,便加了对方微信。在微信交流中,对方向赖先生出示过相关证照,表示无风险、无抵押。赖先生觉得很正规,便按照对方要求提交了资料,然而即将放款时,对方以贷款账户异常被冻结为由,让赖先生交纳9000元进行解冻。赖先生转出9000元后,对方再无回音。
发现上当的赖先生果断报了警。
根据资金流向和微信账号信息,办案民警锁定了嫌疑人杨某和王某,并成功对其实施了抓捕。嫌疑人到案后,民警却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杨某和王某都是在校生,杨某希望多赚一些零花钱,便将自己的微信号在网上租给了他人。由于是租借,双方就账号的具体使用达成一致——杨某可以在手机端继续使用该账号,对方则在电脑端登录使用。
由于可以看到对方的聊天记录,杨某自然也知道租借账号被用作于电信网络诈骗。一天,朋友王某在玩杨某手机时,发现骗子已经成功骗取赖先生信任,发出银行账号让其转账。两人“灵机一动”,在手机端操作使电脑端微信退出,并迅速撤回骗子刚发出的信息,随后发出自己的银行卡号。
赖先生的9000元就这样被杨某、王某成功“截胡”。
两人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觉得对方是骗子也不敢报警,哪想到民警仍是不远千里找到了他们。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九龙坡警方提醒,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出租微信号”本质上是网络黑灰产为了借普通用户身份实施违法犯罪、逃避监管追踪而布设的陷阱,不仅可能导致个人帐号被盗、被封,还有极大概率危害他人。市民应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勿为了蝇头小利而随意将微信号、银行账户、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账号等出租、出借甚至售卖给他人,以免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一旦发现自己账户信息被他人冒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拨打96110进行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