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生态“领跑”描绘绿色画卷 ———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22-08-26 10:52:04

                盛夏东极,蓝天白云、风轻云淡,绿水青山、渐入画来。

“如今的佳木斯,生态环境真是好,每次回家,我都感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市民们亲身之感,离不开我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点突破性工作持续推进。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生态环境保护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噪音问题少了、环境问题应对能力提高了……7月25日,市生态环境局被授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深学笃行科学编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大改善。我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肃的政治态度,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环保目标“两强四双”考核机制、督办督查机制、追责问责机制,形成了市领导联系推动、市直部门督导督办、责任主体落实的上下贯通工作体系。

聚焦国省规划目标任务,集中精力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形成了以综合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生态。我市坚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写好绿色文章。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截至2011年底,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95.3%、县级85.1%。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供气能力逐年递增,集中供热率89%、供气管网覆盖率95%;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率100%。城区路面机械化清扫率74%,县城60%以上。

我市率先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将工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比例分别提高10%;深入推进散煤治理,截至目前,完成散煤削减替代10.92万吨,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最高达342天,占比93.4%。

聚焦水环境质量,突出精准治污,同时配合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英格吐河上游生态修复工程专项资金6063.27万元已下达市级财政。启动乡镇级水源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市共查实问题44项。目前已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任务,全市共排查排污口482个,并全部完成溯源。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及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工作,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示范。规模养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率100%,86.82%,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退耕还湿3.13万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67%。建成自然保护区21处,面积53万公顷,矿山恢复739.67公顷,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各1个。

绿盾行动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问题督导等9项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线上执法,环境生态问题“线上”整改。加强为民办事,解决噪声扰民问题295件、扬尘问题17件,清运垃圾3.02万立方米。

以落实碳排放交易为抓手,推进重点污染企业碳排放交易,我市企业节能降碳成效明显。深化散煤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散煤替代3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2.44万吨。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高位部署、高位推进、高位协调,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落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把环保为民理念转化为“让企业满意、让百姓满意”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可喜变化。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减污降碳、精准治污、亮剑护绿、科技赋能、优商兴企“五大行动”为路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加快佳木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