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16时,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市传染病院副院长邱超就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方面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邱超就居家康复期间用药注意事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介绍,随着国家新十条政策出台调整,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人(无基础疾病或稳定)需居家康复,居家用药期间,需正确使用药物,切忌乱用药物,避免发生次生伤害,主要做到以下“8个不要”、“2个注意”。
1.没有临床症状,不要吃药,居家这部分阳性患者是无症状感染者。所有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用于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切不可盲目服药。虽然很多药品都是非处方药但不当使用也会出现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2.退热药与复方感冒药,不要一起吃。退热药不可与常用的感冒药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3.多种退热药,多种止咳药不要重复吃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属于一类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4.不要超剂量、超次数用药,过量的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加速康复,还会导致众多的毒副作用。药物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半衰期,应严格根据药物特征按时间间隔服用药物,例如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急性肝衰竭。尤其退热药,切忌因为高热不退时反复多次使用。5.不要两种以上中药制剂同时服用,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6.不要使用消炎药,新冠是病毒性感染,消炎药(青霉素、左氧、头孢等)通常是针对细菌感染情况使用。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药治疗新冠。7.退热药、止咳药、感冒药,吃后不要喝酒,酒精可增加止咳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会损害肝脏,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服用布洛芬期间饮酒或吸烟还可能增加发生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应避免饮酒或抽烟。8.不要使用激素退热,激素只用于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治疗,鉴于激素对细胞因子风暴作用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及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故不常规使用。特别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尤为重要。
这些特殊人群,吃退热药要注意。一是婴儿、孕妇:为了降低风险,6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需避免服用布洛芬,退烧药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发热不推荐用药,症状严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二是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有胃肠、肾脏问题,有溃疡、炎性肠病史的患者,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网传“新冠吃药顺序图”不靠谱,要注意。网传“新冠吃药顺序图”中,相关药物都是治疗发热、感冒的常用药物,但都需对症下药,服用时有禁忌。服用药物应考虑患者的证候和当时的气候等条件,不能盲目服药。用药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邱超就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需去医院进行治疗。
1.突发的内、外科等急症,基础疾病加重或复发。
2.服用退热药物发热超过38.5度,并且超过48小时,或体温在35度以下。
3.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痛等症状。
4.出现意识不清,精神改变,抽搐。
5.围产期女性胎儿活动减少。
6.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超过48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