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佳木斯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220架次、旅客吞吐量27967人次、货邮吞吐量37.32吨,各项运输生产指标均创下历年国庆黄金周假期新高。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市民的航空出行热情高涨,对机场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佳木斯机场总经理张宪民告诉记者,“我们提前谋划,增加部分热点城市航班,开展节前安全专项检查,增强人员调配力度,组织应急演练,努力为广大旅客安全顺利出行保驾护航。节日里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也很辛苦,但是能让每一位旅客一落地就感受到佳木斯人民的热情周到,在保证他们离开的时候能够安心、顺心,这就是我们的动力。”
多年来,佳木斯机场勇于创新,提升品质,广大机场人坚持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力争上游的精神,努力服务佳木斯地方经济发展和广大市民,以初心践行使命、以奉献守望担当,全力助力我市经济新发展。
早上八点,佳木斯机场地面保障部业务科室的杨朔和裴阔就已经穿好工作服,驾驶着驱鸟车,在狭长的驱鸟道上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
“我们机场自己研发了一种驱鸟剂撒布装置,造价共计2万多元,虽然只有正常设备价格的二十五分之一,但能够满足我们的使用功能,当时还获了奖。”说起那台装置,裴阔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巡视过程中,两个平均到岗时间不足一年的鸟击防范管理员神情专注,让人不敢打扰。直到飞机安全起飞的一瞬间,他们的脸上才又重新挂满了笑容。“这个工作听上去很简单,只要把鸟驱离航空器运行的跑道就好,但是这又是安全飞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次巡视,都需要保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能错过一丝一毫。”杨朔说,虽然从事这份工作才半年多的时间,但是连家里人都说他性子变了,“比以前更严谨、更专注了,毕竟我们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位旅客的安全,我们必须挑好这个担子。”
“今年我们在驱鸟上的投入就已经将近200万元了,包括采购驱鸟设备,设置双道防鸟网和小型捕鸟网,驱虫、驱鸟药剂等等,机场对鸟击防范工作非常重视,每天巡查,光步行就要走几万步,再结合其他方法,多措并举,让鸟防安全工作的根基更加稳固。”地面保障部经理刘东海说。
为了保障旅客的安全,佳木斯机场结合实际情况有很多考量和对策。“我们聘请了咱们民间的一个弹弓协会会长长期为我们进行弹弓驱鸟,研制了一个专门用于培训客梯车、传送带车驾驶员的可升降工作平台,用于特殊车驾驶员提升业务技能,还对灯光进行了检修更换。”刘东海说,不仅仅是他们地面保障部,其他部门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我们每个部门、每名员工都会全力以赴,保障航空器安全,保证旅客安全。”
同时,佳木斯机场还积极挖掘现有资源潜能,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用心用情服务旅客,让旅客温馨出行。
机场对候机楼门前平台踏步进行了更新,对停车场停车线进行施划,种植形成了花卉带绿植墙,并将疫情防控检测厂棚改造为旅客临时纳凉小憩处。候机楼内新增设了自助充电吧台、净水机、空调、进港通道出口客运班车服务柜台,国际联检通道增加到2个值机柜台。在接站区为方便接机人员及时看到进港旅客实况图像信息减少等待焦虑,增设了视频监控系统。“来到佳木斯机场,感觉这里的每一项服务都为旅客考虑到了,体验感很好。”很多外地旅客为此纷纷点赞。
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机场通过微信公众号、候机楼电子显示屏、掌上佳木斯等平台广泛宣传航班信息,让旅客早知道;在候机楼附近免费安装了吸烟亭;设立自助值机设备,支持通航航班网上App自助值机功能,线上线下多途径开具乘机证明,设置轮椅旅客等特殊旅客专用柜台、专用登机通道,候机楼大厅增加多个志愿者引导服务,实现旅客“便捷行”;推出“旅途儿女”“暖心妈妈”“首乘旅客”等服务品牌,在问询台设置了便民服务箱、应急小药箱,并根据季节特点提前配备了雨伞、一次性雨衣等,让旅客“放心飞”“舒心飞”。
机场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佳木斯机场人用自己兢兢业业工作态度,守正创新,擦亮了名片上的每一行内容。
新征程上,佳木斯机场将继续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创事业、志存高远谋未来,努力担当起佳木斯高质量发展的“航空引擎”,奋力谱写新时代民航事业发展的精彩篇章。
|